机器人教育是让孩子通过组装、搭建和运行机器人,产生学习动力、提升综合能力的教育形式。通过人机结合,机器人辅助教学的方式,利用模型搭建、机械构建、创意搭配、创新设计、机械编程等课程模式,调动孩子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物理、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编程知识产生兴趣,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与传统教育相比,机器人教育将游戏与玩乐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可以使孩子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训练和提升。
机器人教育提供了一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与前沿科技紧密结合的生动形式,系统专业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着重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知识,这些正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初衷所在。
机器人教育能教会什么?
机器人教育要比传统基本学科的内容要丰富,而且可以将各种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自主性的培养
孩子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战胜困难,增长他们的自信心自主性。
通过独自组装、搭建、编程运行机器人,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给他们更多锻炼的机会,提高对成长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助于孩子们长远性发展。
思维方式培养
思维的过程就是操作的过程。科学家都说孩子的手就是孩子的大脑,当孩子的手在做一些尝试的时候,大脑其实在积累经验。
孩子们虽然会模仿,但是他们并不喜欢跟随和仿照别人,他们喜欢有自己的风格,经常会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答案、意图和成果。
而实践的过程能够让孩子将工业设计、物理、数学、电子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创造性思维,从而学到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锻炼交流与协作的技巧,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机器人教育是教人如何利用机器解决人的问题。机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是让孩子真的像科学家一样发明一个新的机器人,而是运用机器人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随着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未来很多基本工作也许会被机器替代,社会正在进入人机共融的新时代。
机器人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尽早地接触和了解,并学习如何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